首页>企业频道>节能环保

助力创建 “无废工厂”“无废城市”
——宝武环科积极推进产城融合的实践

2020-01-13 10:06:00

  自主集成“转底炉”钢铁固废不出厂

  “宝武环科转底炉工艺的成功推广应用,不仅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生产新途径,也为助力创建‘无废工厂’,打造共融共生的城市钢厂,交出了宝武环科的绿色环保答卷。”近日,一位转底炉行业的专家听闻宝武环科首个自主集成的韶钢转底炉项目成功热负荷试车,感叹道。

  韶钢转底炉项目成功热负荷试车,仅仅是宝武环科近年来推广普及转底炉工艺的一个重要标杆。众所周知,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钢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其中高炉水渣、粉煤灰、转炉渣等已经成功实现回收利用,转变成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冶金原料等。但是,占钢铁产量3%、每年总量大约有3000万吨的含锌含铁除尘灰、冶金污泥等废弃物亟待合理处置,这部分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特别是含铅锌尘泥被划归为“有毒固体废物”,必须对其中的铅锌进行回收或钝化处理。

  如何对冶金尘泥进行无害化有效利用是钢铁厂的一大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项美国发明的名为“转底炉直接还原法”的炼铁新工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由于某些关键工艺和设备难题未能有效突破,国内外转底炉在有效运行和自身环保问题上,均存在不少难点,转底炉技术尚未能大规模推广应用。

  “冶金尘泥等固废不是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固废资源、消除环境污染,实现钢铁生产零排放的要求,中国宝武于21世纪初就开始跟踪研究转底炉技术,并长期推进技术研究与储备。2016年,宝武环科转底炉团队克服重重阻力,通过自主研发,创新集成了以直接还原工艺为核心的转底炉技术。该技术破解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可规模化处理冶金尘泥及有色尾渣等,特别是含铅锌铁的“有毒固体废物”。

  宝武环科首座转底炉工艺设备在湛江钢铁投产当年即达产达标,成为国内最快达产的转底炉。湛江钢铁转底炉设备的稳定运行,实现了湛江钢铁固废不出厂、含锌尘泥100%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挑战目标。在环保效益上做到尘泥集中处置,有效避免了厂区扬尘,杜绝了尘泥外运产生的二次污染,大幅减少社会交通物流负荷,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宝武环科转底炉事业部总经理彭程表示,湛江钢铁转底炉已投产3年多,目前生产运行平稳,打消了许多业内专家们对转底炉技术推广应用的顾虑。

  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转底炉”业务,助力更多企业创建“无废工厂”,近年来,宝武环科积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了合作交流。去年2月,宝武环科与联峰钢铁签署含铁锌尘泥综合利用项目设计与设备成套供货合同,标志着转底炉业务市场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据了解,近年来,在中国宝武的大力支持下,宝武环科已牵头策划投建或提供技术支撑、协助投建多座转底炉项目,到2020年底,冶金含锌含铁尘泥的处置能力将达到每年155万吨。未来,宝武环科将负责中国宝武内部所有转底炉的专业化运营,并联手宝信软件等集团内外工程技术力量,自主集成并着力打造国内外领先的转底炉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于钢铁生态圈建设新生态。

  打造“小微”平台化解“小危”之痛

  “现在,有了小微平台,终于解决了危险废物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再也不会因危废犯难了。”很多与宝山区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平台(以下简称“小微平台”)签约的中小企业表示,宝武环科打造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平台,集“小危”化解了“小微”之痛。

  “危险废物事关城市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百姓健康。”受产业定位影响,上海市宝山区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较多,其中,每年危险废物产生量才几百公斤的小微企业占比也很高,量微言轻,危险废物处置渠道不畅,日益成为这些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处置负担。同时,由于危险废物处置困难、流程不畅等原因,涉及危险废物的案件时有发生,危险废物处置形势严峻。

  践行产城融合理念,宝武环科在打造精品钢铁制造为核心的升级版绿色工厂的同时,积极寻求利用钢厂资源协同处置城市领域固(危)废,构建都市生态和谐为基础的示范型城市钢厂。2016年10月开始,为了破解有效合法处置危险废物的困局,宝武环科受宝山区政府的委托,筹建了小微平台,并于2018年7月取得经营批复,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举措,该平台设立于杨行工业园区,能将宝山区内中小企业的危险废物进行归集,并利用钢厂冶金炉窑等合规处置,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中小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全流程纳入信息化平台进行监管,可实时调阅危险废物管理、处置状态,查询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的的图文影像信息。

  同时,小微平台通过提供全方位的环境管理咨询服务、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提高了宝山区中小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环保合规性,大幅度改善了其环境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成功缓解了宝山区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局面,为宝山区中小企业、事业单位、执法部门提供了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保障。宝武环科工业环境保障部的一名管理者说:“小微平台是智慧制造在危险废物处置业务领域的一次关键探索,也是宝武环科在拓展城市危险废物业务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小微平台的成功建立和运营,使宝武环科加强了与属地政府的互利共生关系,为钢厂和城市和谐发展建立了一条新的绿色纽带。”

  服务向城市延伸建筑垃圾再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五违”整治工作的大力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置量急剧上升,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生活的同时,也遭遇着城市建筑垃圾的困扰。许多社区居民不无担忧地表示,如果建筑垃圾不及时处置,或被直接堆放在露天场地上,不仅会造成土地浪费,影响市容市貌,而且会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环境污染和地表沉降等危害。

  为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前,宝武环科就将环保产业的服务对象从“服务钢厂”向“服务城市”延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持续推动相关业务在城市领域的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宝武环科旗下的宝钢建材积极响应宝山区环境整治的需求,发挥自身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能力和建筑材料生产、应用渠道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五违四必”产生的建筑垃圾提供资源化、减量化服务,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发展。2017年11月,宝钢建材依托锦沪路建筑垃圾堆场,引进一条履带式移动破碎筛分处置生产线并成功投入使用,对建筑垃圾进行全量化处理。“以往,旧房拆除后留下来的砖渣和水泥块等,按照传统做法消纳填埋,会造成扬尘污染和土地占用。”宝钢建材的一名管理者表示,宝钢建材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全量化处理,将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经再生处理,加工成满足混凝土、水稳和砂浆等用途的骨料,不仅能变废为宝,还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

  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后的再生骨料,宝钢建材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充分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开发外部潜在客户。同时,宝钢建材依靠科研技术力量,将再生骨料与现有建材产品相结合开展技术攻关,提高产品功能及应用范围。一名宝钢建材的工程师介绍说,再生骨料可以有很多用途,20毫米以下的再生骨料可以用作人行道面砖、透水砖、水泥砖等原材料,50毫米的再生骨料可以用作道路垫层、水稳层等。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全力打造宝山区建筑垃圾处置循环利用示范现场,宝钢建材坚持绿色生产,对建筑垃圾处置的生产、物流实行全面严格管理,以规范化、标准化、定置化的作业要求,确保现场生产处置有序,符合相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并配备计量、扬尘监测等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提高处置场所的规范性,确保再生骨料合规使用,运输过程中不洒落。截至目前,宝钢建材已处置及消纳建筑垃圾41.08万吨。

  从“服务钢厂”向“服务城市”延伸,从“打造共融共生城市钢厂”到“共建绿色家园”。未来,宝武环科将依托城市钢厂,围绕中国宝武“一基五元”的新一轮战略规划和“亿万千百十”产业发展目标,通过业务聚焦、整合融合,形成以上海、湛江、武汉、南京、鄂州、韶关、乌鲁木齐、马鞍山等多点支撑、广泛覆盖的产业布局,集聚中国宝武各个区域强大的技术资源和人才团队,为国内钢铁产业和各大城市提供专业、卓越、高效、系统的环境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宝武环科将按照新发展理念,以开放的心态、扎实有力的行动进一步做好中国宝武内部业务的专业整合融合,同时自主创新、深耕发展,不断拓展城市环保服务,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长江大保护”沿江地区环境,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履行“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的目标,全面落实“三治四化”;为打造城市钢厂共生共融,共建绿色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杨波 郑轩)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中国宝武报

编辑:网站实习3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