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智能制造

智慧风正劲
——记中国一冶承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

2019-12-19 09:32:00

  本报通讯员 尹志远 董汉斌
  去年,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投资20亿元,对原有20余年历史的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一区老厂房升级改造,将老旧存量资产盘活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基地。
  BIM技术施工模拟,砌体排砖保质减耗;慧眼AI检测预警,安全文明保驾护航;无人驾驶智慧停车,园区出行方便高效;房屋建筑形如芯片,科技时尚富有美感……
  今年11月,笔者探访发现,由中国一冶集团承建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智慧风十足,正力争将该产业园打造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园。
  施工管理尽显智慧
  该项目位于沌阳街民营工业科技园一区12MC地块,东风大道与车城南路交会处,项目改建部分包括16栋框架厂房改造为研发实验楼、1栋行政办公楼功能升级、5栋人才公寓维修改造;新建部分包括1栋研发实验楼、1栋智慧立体停车库、1栋配套机房……
  在中国一冶项目部旁设有智慧科技馆,内设智慧工地云平台,对整个园区进行智慧化管理,以达到降本增效、绿色节能环保的目的。据中国一冶项目经理李俊杰介绍,该项目于去年9月开工,鉴于施工楼栋和劳务作业队伍多,项目采用BIM技术对现场进度按时间、节点实时模拟,通过实际与计划进度对比,自动找出关键滞后节点,动态化地完善进度管控;利用BIM技术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如砌体排砖既可保证施工质量,又可减少材料损耗,实施效果更美观。
  为满足后期不同类型入驻企业需求,提升使用舒适度及后期运营效果,经综合考虑,该项目走道宽度设定为2100毫米,针对走道管线较多且有交叉,中国一冶项目部通过BIM技术对楼层管线综合排布进行优化,快捷高效地识别出交叉管线,并自动按规范进行调整、优化,省时、省工、省力;安全帽内置蓝牙信标与现场基站实时信号传递,可将人员精准定位到某栋楼的某一层,并通过编号的蓝牙信标与实名制的关联掌握到人员详细信息,不仅可减少现场管理人员数量,而且通过该功能可就近调配人员实施应急救援等。
  该项目部将常规视频监控和智能化慧眼AI检测预警系统相结合,在现场全覆盖实时监控的同时,对未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背心、人员聚集、越界等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进行实时语音(声光)预警,并将现场抓拍的图像实时传送到项目智慧工地云平台和负责人手机端,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园区实现无人驾驶、智慧停车
  该园区建成后,将为园区企业提供一个集无人驾驶、智慧停车、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为一体的智慧园区,方便园区智慧出行。
  笔者在现场注意到,一辆蓝黑色小BUS(公共汽车)正在园区道路行驶,车上有数名工作人员正进行体验测试。据该项目总工霍其赞介绍,目前园区规划的无人驾驶分为载人、载货两种。载人的是百度阿波罗无人小BUS,通过路线信息采集等,可实现无人驾驶,便于园区内员工出行;无人载货车则分为零售车(主要用于无人商超等)、保洁车、运输车、快递车、安防车等,目前园区内设置了约700米长的测试段,测试效果良好。
  李俊杰说,该项目新建的智慧立体停车库,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12层,有3个进出通道,可容纳1186个停车位,内设18套独立垂直升降系统,内置转盘自动调整车头方向,存储车的时间在60秒至90秒之间,可支持手机APP及刷卡等不同存储车方式,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停车数量最多的智慧立体停车库,在大大提高停车效率的同时,智慧地解决了未来科技园区内车辆多、停车难的问题。
  建筑组团形如“芯片”
  园区改造,如何体现出科技化和数字化特点?霍其赞告诉笔者,该项目以科技芯片为设计构思,整个建筑组团看似形成一个电子“芯片”,很有科技美感和未来感。
  具体来说,该园区道路景观仿如集成电路板,房屋建筑仿若高科技芯片,建筑幕墙采用智能科技芯片元素,以平缓流畅的大曲线为基调,通过立体合金材料外形、超白烤漆玻璃,配合绚丽多变的外墙灯光,极具科技美感。在建筑组团之间,还设置了两条休闲景观轴,由铺地、绿地等构成,大面积开阔的景观承载了园区礼仪功能,结合组团庭院景观,可将研发、孵化、展示等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园区的主动脉,为科技园提供休闲、生活、娱乐、交流的宜人环境。
  “组团建筑还以平缓流畅的大曲线为基调,舒展大气,同时建筑四周采用倒圆角的处理方式,使得建筑形体更加柔和、和谐,体现了科技园安静祥和的建筑气质。”李俊杰说。
  中国一冶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武汉市试点示范城市项目之一,项目有望于明年9月建成交付使用,目前已有10余家世界级领军企业签约入驻,今后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和众创基地。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1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